close

  新京報漫畫/許英劍
  ■ 談股論市
  在監管部門的“細心呵護”之下,與以往動輒三四十倍甚至五六十倍的發行市盈率相比,此波新股發行市盈率最高的也不過22倍,低發行價基本等同於“送錢”。
  打新盛宴重新開席,帶給二級市場的是早有預期的下跌。市場迎來“三連陰”,滬指更是相繼擊穿10、20、30、120日均線,板塊全線飄綠。
  對於打新來說,需要大把現金。據粗略估算,根據6月18日可以申購的4只新股的網下有效認購數量及價格區間,認購者需要籌集資金超過1300億元。為了籌集充足的現金,“喜新厭舊”的投資者們只好再次動用玩慣的“資金騰挪術”,套現(股票、債券、基金、銀行理財等)、尋找外來資金合作是主要的兩個方式。這導致了明顯的資金分流現象:自新股申購的前一日(6月17日)以來,兩市資金凈流出近150億元。
  一直以來,打新股都是A股市場制度性紅利,尤其是在監管部門壓低發行價格、發行市盈率,禁止超募資金的背景下,新股制度性紅利更加凸顯。
  據媒體報道,監管部門對發行價格的窗口指導有回歸的跡象。已經通過發審會的企業被要求不得超募,且發行價格水平不得高於行業平均市盈率,老股發售也原則上不再允許。雖然被研究人士批評是制度改革的一次倒退,不過筆者認為這正是監管部門考量了IPO堰塞湖壓力和市場承受能力之後的一種妥協,限定年內IPO規模已經背離了向註冊制靠近的初衷,那麼不如再退一步重回價格管制——畢竟當前的A股一如驚弓之鳥,如何穩住投資者的悲觀情緒,穩住股市不進一步下滑才是監管層的第一要務。
  在監管部門的“細心呵護”之下,與以往動輒三四十倍甚至五六十倍的發行市盈率相比,此波新股發行市盈率最高的也不過22倍,低發行價基本等同於“送錢”。況且除了占用資金,打新並不費事,一旦打中比做股票的收益強多了。難怪機構要鉚足了勁兒去爭取這份“穩賺不賠”的收益。
  而證監會最新規定顯示,新股網下實行發行數量的40%向公募基金和社保基金同比例配售,網下實際發行數量的20%向企業年金和保險機構同比例配售。據業內人士估算,公募基金的打中概率在30%-80%,基本是普惠制。而對於資金量較小的散戶而言,在如今的打新規則下,已經很難憑自己的股市賬號獲得新股認購資格了,即使能夠獲得,也很難中簽。打新已經淪為“高富帥”機構的游戲。
  在新股申購的抽血之下,市場承壓嚴重,A股已經三連陰。不過也有分析人士認為,後市隨著新股申購的有序發行,部分前期打新資金將開始解凍,為後市的新股申購提供資金。為此,短期市場處於新股申購的磨合期,一旦市場適應新股申購這一過程,市場重新企穩的概率較大。且隨著新股上市,質地優良的新股勢必會給當前比較沉悶的二級市場帶來“鯰魚”效應,使得新的投資題材不斷涌現。
  總而言之,隨著IPO二次空降,打新炒新仍將是6月份最靠譜的獲得短期絕對收益的投資機會。筆者認為,考慮到交易籌碼的極度稀缺,一級市場打新顯然是一場慘烈的白刃戰,投資者不必吊死在打新股這棵樹上。不妨將重心集中在隨後的二級市場炒新環節,由於市盈率被人為壓低,行業好,股價低的新股票具有向現有高估值同行價值回歸的需求。而歷史經驗也顯示,上一輪炒新中新股在漲停板打開後依舊有股價上行的慣性需要。
  □王瑩(財經評論人)  (原標題:打新股:與散戶“無緣”的盛宴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z29gznrf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